Home » 创业10年,这个名字成了新加坡美容圈的风向标

创业10年,这个名字成了新加坡美容圈的风向标

她没学过美容,为何却能成为新加坡美业女企业家的代表人物?『 SarahLeong ReviveBeauty 』的故事,不只是创业,更是一场对人心的洞察。看看她如何把“没有客户”的空店做到让国际组织主动邀请授课?她的秘诀,其实你也能学会。

从低谷到领航者:Sarah 如何用十年坚持重塑新加坡美业地位

在美业这个日新月异、更新速度远胜常人的行业里,站得久比站得高更难。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新加坡市场,能撑过三年,已经是许多创业者难以企及的目标。Sarah,这个如今被誉为“新加坡美业代表人物之一”的名字,在出现在国际舞台之前,也曾经历过无人看好的起步、风雨飘摇的低谷,以及一次次“咬牙硬撑”的现实考验。

从商科毕业生到美业创业者:不是出于热爱,而是责任

与许多一开始就怀揣梦想投身美容行业的人不同,Sarah最初的背景是商业管理。她的转行,并不是一时的灵感或激情,而是一种责任的延续。2018年初,她正式接手业务。那一年,并不光鲜。“当时员工大量离职,顾客流失严重,整个店像风雨中摇晃的船。”

她坦言,那段时间是她事业中最深的低谷。作为新手管理者,她必须一边理解行业生态,一边面对内部重整、客户信任危机,甚至还要随时做好最坏的准备。她没有大张旗鼓地讲什么创业情怀,也没有去抱怨同行竞争或客户流失,只是把这段日子总结为——“必须先挺过去,才谈得上未来。”幸运的是,她遇到了真正可靠的团队伙伴。在一连串艰难决策与调整之后,她找到了值得托付重任的主管团队,让企业终于逐步稳住阵脚,也为日后扩大团队、建立信任机制,打下了基础。

疫情来袭:不是有没有选择,而是必须继续

疫情成了压垮无数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。但对于Sarah来说,那是一段“没有选择权”的现实。

“不能说撑不撑的问题,是根本没有时间想太多,必须每天都硬着头皮往前推。”

这句话朴实无华,却真实反映出当年她所面对的挑战。无法如常营业、人力不足、现金流吃紧……这些几乎是每一个中小型企业老板共同的噩梦,但她选择的不是收缩或观望,而是以逆势精进的心态,让团队反向投入更多时间做培训、技术重整,以及客户关系维护。

也正是这一年,她真正开始将目光放向“美业教育”,意识到如果没有系统性的知识支持,再强的技术也只能成为短期优势,难以构建真正长远的品牌力。

美,不只是技术,而是理解人心的能力

“外界常说美业门槛低,但真正走进来的人才知道,这其实是一个高密度人性的行业。”

Sarah常常强调,美容师不能只是“手巧”,更要懂得“看得懂人心”。客户踏进门,不只是为了保养脸部,更可能是带着工作压力、家庭情绪,甚至是内在的不自信与焦虑。

“我们不是只提供服务的人,我们是用双手和眼神,去重新定义别人对自己的感觉。”

正因如此,她始终将**“心理理解”“技术精进”**并列为美容师最重要的两项基本功。

教育与国际视野:从自己学到带别人学

在稳定企业运营后,Sarah没有停下来,而是把更多重心放在“教育与学习”上。她带领团队参与ACPF国际课程,并进修ACPF与Raffles大学联合推出的海陆空管理课程,将自己多年来的实战经验系统化,同时也开始将这些经验反哺给更多年轻的美业从业者。她并不相信“单靠经验就能走得远”。她常常对团队说:

“我读商业出身,一开始觉得理论和现实差距太远,但现在我明白了,真正厉害的人,是能把理论落地成管理能力的人。

REVIVE BEAUTY HUB PTE LTD 也因此逐渐从一家单纯美容中心,转型为兼具服务与教育职能的平台型品牌。她不希望企业只靠招牌项目或促销撑住流量,更希望让品牌成为健康自然美的代言者,一种融合身心、自信、可持续的审美方式。

荣誉不是终点,是一种再出发的压力

这些年来,Sarah不仅站稳了市场,也获得了来自行业的高度认可。她先后被评为国际美业大使、入选世界美业30强,成为新加坡美业在国际平台上的代表性人物。她知道,每一个奖项、每一次曝光,背后都是一次对团队、品牌、领导力的再验证。她也常常告诉员工,不要被“奖杯”迷住,而要关心“为什么我们值得这个奖”。

在这条注定不容易的创业路上,Sarah从来没有只身一人。她特别感谢几位始终陪伴她、也撑起品牌骨架的伙伴——小娟、Yen、Susanna 以及 Dr Jennifer

“我一个人做不到现在这个成绩,是他们让我有机会扛起更大的责任。”这些名字,也许不会出现在颁奖典礼上,但却是她最信任、最依赖的事业支柱。

她不是走在光里的人,她是把灯点亮的人

Sarah不是一开始就知道怎么走的创业者,也不是靠一次营销或资本加持就登上高峰的幸运儿。她更像是一个一步一脚印把每个低谷变成新起点的人

在她眼里,美从来都不是表面的修饰,而是一种内外合一的力量

她没有刻意制造“行业神话”,更不愿意扮演“女强人”的标签式角色。

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,证明了一个原本不属于这个行业的人,也可以靠学习、坚持与信任,把一家美容中心,变成一面代表新加坡美业精神的旗帜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