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发,不就是剪头发、接客人、冲业绩?你也许是这么想的。可对『 Jayniss Teo Solasta 』来说,美业远远不止于此。在她眼中,美发是一门组织学,是一套团队成长系统,是一场关于人的游戏。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型师,却在行业内拥有不容忽视的地位。
作为Solasta Professional Salon 创办人,她没有执着于技术的高低,而是聚焦于“可复制的商业逻辑”。在别人忙着培训新员工时,她已布局股东机制;在别人苦恼门店人手短缺时,她的组织早已能自动运转。
她怎么做到的?答案就在下面这段故事里。

“放下剪刀”的那一刻,她真的开始创业了
很多人都误解了她,以为她是那种不碰技术、坐办公室管人的“假老板”。但只有身边人知道,Jayniss Teo Solasta早年也是靠一双手打拼起来的。只是后来她醒悟了——如果每天都亲自剪发,这事业永远做不大。
所以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:完全不剪发,只负责运营系统。
说来简单,但这在马来西亚美发导师圈里几乎是“叛逆行为”。不过她没理会别人的声音,反而一头扎进制度建设里,从考核机制、薪酬结构,到门市 SOP、人才养成模型,样样上心。

用课程颠覆思维,才有今天的她
她常说:“当我跳出技术圈,我才开始学会用企业家的脑袋看待美业。”
这个转捩点,来自她主动进修的那一连串学习。她上过的课程不下几十场,包括当时风靡马来西亚的“海陆空系统课程”与Raffles高阶管理训练。正是这些学习,帮她建出一套独特的沙龙运营方法。
也因为这样,Solasta Professional Salon迅速从一家门市拓展到多区域布局,团队人数从个位数成长到数十人,还开始孵化内部股东与实训教室。
拒绝当“老好人”,她用系统带人
很多沙龙老板带人靠感情,Jayniss 带人靠制度。
“感情能撑3个月,制度能撑3年。”她最常说这句话。
她给团队订立明确成长路径,从新助理到股东,每一步都看得见、摸得着。这种“透明机制”不只解决了团队流动性问题,更造就了极高的员工忠诚度。
其中最特别的是她主张“内部创业”: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开分店、做项目,由总部提供资源支持。这种做法,在整个新山美发创办人圈中,极为罕见。

不做品牌代言人,她做品牌操盘人
很多人认识她,是因为 Solasta 品牌突然在社交媒体爆红。帅气发型师的短视频、门市的拍照墙、轻松但专业的内容风格,让这个品牌瞬间“出圈”。
但背后操盘的,是 Jayniss 的敏锐眼光。
“我们让品牌更有‘人味’,但我们背后是极其严密的营运逻辑。”她强调,品牌不是包装出来的,而是团队、制度与内容整合的结果。也因此,Daniel Chong Solasta等核心成员迅速成为圈内 KOL,一举带动品牌声量与人设影响力。


她的目标不是“做大”,而是“做稳”
很多老板追求的是门店数量,Jayniss追求的是“系统稳定性”。她的逻辑非常“反创业”,但却走得极稳。
“我不怕慢,我怕系统乱。”她花大量时间在人才架构、流程执行与利润回馈上,确保每家门市都能自我运作。而且她从不隐藏经验,积极参与行业组织,如 ACPF、BSA 国际赛事等,用实际行动推动整个行业生态健康发展。

Jayniss Teo Solasta不是天生的创业天才,也不是资本催生的女强人。她只是一个愿意学习、不断复盘、勇于系统化的美业女人。
她选择放下剪刀,却拿起更重的责任。她用企业家的思维改写美发业的边界,也让我们重新定义“什么叫真正的老板”。
如果你还在用传统模式苦撑,或许她的故事,能带你看见另一个可能。
也许你做不到完全一样,但你能从她身上学会:系统,才是最大的人才放大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