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他们打广告,他陪学生;他们三个月出师,他一年磨一个人;他们上台领奖自我包装,他把奖金全投进教育研发。这不是偶像剧情,这是『 Datuk AndyLim OneHair 』的真实操作。当同行都在找速成捷径,他慢慢教、认真听;当别人只怕同行模仿,他反过来,请对手一起站上台。这种“反常”做法,不只没有让他被淘汰,反而成为业界最值得被记住的那一位。

别人花广告费,他花时间陪学员
在大多数美发教育机构眼中,招生靠曝光,成名靠包装。One Hair Academy却反其道而行。
当同行们一边刷广告、一边开“超级优惠班”冲量时,Andy在做什么?他在一对一陪学员修作品,陪他们参加大赛,甚至直接带队远赴海外参赛。
“如果你的作品拿不出手,再多曝光也没有意义。”他说这句话时,不是批评别人,而是清楚自己不要什么。
One Hair Academy 创办人Andy,不靠行销噱头,而靠作品成就学员。他陪着学生剪第一刀,也陪他们上台领奖。
这不是师徒情,这是责任。

别人办90天爆红班,他坚持1年育成+6个月追踪
在马来西亚的美发教育市场,速成课程几乎是标配。“3个月就业”、“90天变专业发型师”,口号喊得震天响。
但Andy偏偏不跟。
他坚持一整年教学周期,再加上6个月的赛后追踪机制。你毕业了,不代表他就放你走。
“发型师的成长,不是剪得快,而是能陪客户走远。”他信奉“陪跑理论”,认为老师的任务,不是把人推上赛道,而是陪他们撑到最后。


别人防竞争,他开放同行共享舞台
一个很讽刺的现实:很多同行把“教学内容”锁在自己手上,却常抱怨行业断层严重。
Andy的做法呢?他直接开放One Hair Academy的平台,请竞争者来分享、上台、带队。他成立共享讲台,让不同学院、品牌导师互相交流。
有人问他:“你不怕别人学了就走?”
他的回答是:“愿意留下来的,才是值得投资的。”
马来西亚发型师这个行业,如果只靠自保心态,是不会进步的。


别人把奖项当名片,他把奖金再投入教育
Andy这些年来得了不少奖:金牛奖、亚太杰出品牌、南洋百大品牌……但很少人知道,那些得奖奖金和资源,被他一一投入课程内容开发。
不是用奖项来“抬头衔”,而是让奖项变“教育预算”。
他坚持把One Hair Academy打造成“团队IP”,不是“个人崇拜”。团队里的Jun院长、导师团、幕后团队,都拥有各自荣耀。
这不只是教育理念,而是一种文化设计。


别人打造网红校长,他只想当陪跑教练
在TikTok、YouTube横行的时代,很多教育机构老板成了“话题人物”。
但Andy几乎不露脸。他不上直播,不拍爆款短视频,不发营销文案。他只做一件事:把学生送上领奖台。
有人说他“低调”,他笑笑:“低调没用,我只是懒得高调。”
他自称“陪跑教练”,不是“明星导师”。他要的不是粉丝数,而是选手走完比赛之后,还能继续走的人生。


Datuk AndyLim OneHair,是一个你越深入看,越难归类的人。他不是传统的创业成功者,不靠流量起家,也不靠背景资源撬动市场。
但他一步步,把马来西亚世界冠军发型师带上国际舞台;一步步,把One Hair Academy变成全球30强学院。他没有要震撼谁,但他的学生震撼了世界。
别人都在比今天的热度,他在投资5年后的成果。
所以,你问他为什么能站到今天的位置?
不是因为他特别幸运,而是因为他比别人,多陪了一段路。